沪京深青少年教育培训消费大调查 超六成家庭有非常不满情况
中国消费者报上海讯(记者 刘浩)近日,沪京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《上海、深青少年北京、教育深圳青少年教育培训消费调查报告》,培训调查发现,消费78.4%的大调家庭在最近一年中有过教育培训消费,65.8%的查超成家庭表示遇到过非常不满意的地方。
据统计,非常2019年,不满上海市消保委共受理各类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0915件,情况同比上升55.6%,沪京其中外语培训、深青少年技能培训、教育课外辅导、培训幼儿早教是消费投诉焦点。
为了更全面地了解上海、北京、深圳教育培训行业的消费需求、消费状况,以及教育培训消费的消费结构,分析、梳理教育培训市场的营销特征、课程设置等情况,上海市消保委于2019年10月至2020年1月期间开展了消费调查。
据悉,该调查对三地3000户有4至17周岁青少年的家庭的教育培训消费需求、消费状况和消费结构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,并就教育培训行业如何进一步规范发展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。
调查显示,青少年教育培训已经成为三地家庭消费“刚需”且会进一步增长。78.4%的家庭在最近一年中有过教育培训消费。孩子教育培训的平均支出约为16000元(不含学历教育),占家庭总收入的9.4%,已经超过了旅游,接近家庭的餐饮消费支出,对家庭形成了一定的经济压力。三地青少年参加校外培训班的数量多、时间长、类型广,有69.1%的青少年参加过1-3个培训班,27.4%参加过4-6个培训班。参加的培训班前五位依次是外语、绘画、形体或舞蹈、钢琴等乐器以及数学。
让孩子全面发展是教育培训消费的主要动因,随着孩子慢慢长大,课业压力增加,家长们的焦虑感不断攀升,也进一步驱动了教育培训消费。76.3%的三地家长表示“如果不为小孩报培训班,自己会焦虑”;61.8%的三地家长表示“为孩子报培训班是家长尽责的表现”;38.8%的三地家长表示“别的小朋友都报了培训班,我觉得肯定不能落下”。“剧场效应”以及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无法“重启”,让家长既不敢不为孩子报培训班,也不能不为孩子报培训班。
调查同时发现,教育培训行业信息公开的程度较低,三地家长报名时能获取的信息面较窄,对培训机构的了解度不高,影响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。在教育培训消费过程中,65.8%的家庭表示遇到过非常不满意的地方。家长遇到过问题依次为:报名后换场地或换老师、夸大宣传、推销电话骚扰、教育质量差、报班后迟迟不开课、不履行退款承诺或拖延以及交了费后机构关门。培训机构也存在过度承诺、过度推销的问题,38.6%的家长表示遇到过承诺培训效果,25.5%表示遇到过培训机构承诺参赛并获奖,23.6%表示遇到过培训机构承诺优先进入好学校。
上海市消保委指出,市场化的教育培训服务在培养青少年的兴趣、特长和综合素质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,成为了学校教育的“有益补充者”。但目前看来,教育培训行业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亟待改进、优化。
为推动教育培训行业更加规范有序发展,上海市消保委建议:一是教育培训行业需让信息更对称、更透明。教育培训机构要主动公示培训资质、收费标准、退费政策等信息,相关行业组织也要搭建公共评价体系,为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提供参考;二是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日常监管,开展联合惩戒。教育培训主管部门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,并加快建立教育培训领域信用管理体系,对规范健康办学的机构予以信用激励,对违法违规办学的机构实施多部门、多领域的联合惩戒;三是家长要正视焦虑,科学、理性地选择培训机构。要从孩子的实际情况出发选择合适的培训项目,在签订合同时要了解培训机构的资质和专业性,理性消费。
责任编辑:24
(责任编辑:知识)
- 广东河源:消费维权走进企业和校园
- 2024年州级机关干部荣誉退休仪式举行
- A股重大调整即将实施 涉及公牛、箭牌、东方雨虹、金隅集团等
- 2024年1月1日起我国调整部分商品进出口关税
- 豆瓣东西下线关停 这将不是唯一被关停的产品
- 一体化医院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厂家(医院医疗成套污水处理设备简介)
- 福建省消委会:警惕“先享后付”潜在风险
- 重磅发布:奇兵到家获评“WISE2024商业之王 年度最具商业价值企业”
- 降息风暴眼锁定9月!美元退守97.70“最后防线”,美债收益率破位倒计时,黄金剑指3500!
- 研华科技成功举办2025 IoT Automation产业伙伴峰会
- 【赛事前瞻】14/15赛季意甲联赛第32轮 国际米兰VS罗马
- 恐怖版CF来了!《穿越火线:虹》公布、实机首曝
- 镍渣盖的房,是环保典范还是辐射隐患?
- 开盖酒 光瓶酒大行其道 四川省消委会携手专家提醒防范消费风险